自2009年算起,今年已是人民币国债在香港发行的第13个年头。专家认为,在港持续常态化发行人民币国债,既强化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亦可更好地满足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将有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充分展示了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自2009年算起,今年已是人民币国债在香港发行的第13个年头。专家认为,在港持续常态化发行人民币国债,既强化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亦可更好地满足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将有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充分展示了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金融业全球竞争能力,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
范一飞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支付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支付产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更加有力,服务民生改善更加精准,支付市场开放稳步推进。支付严监管成为常态。人民银行主动开展支付市场乱象整治,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强化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专项治理,有力整肃了支付市场秩序。平台企业支付监管成效明显。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监管前瞻性,坚决落实党中央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战略部署,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约谈相关平台企业,整改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部分监管措施已逐步形成制度规范。
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5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50%。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包括美、欧、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投标总量约278亿元,超过发行量的5.5倍,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也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金融业生僻字治理工作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由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指导,中信银行、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中国银联联合主办。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秘书长潘润红、中国银联首席技术官陈煜出席会议并发言。人民银行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傅国文、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出席会议。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杨富玉主持会议。
“用数字人民币兑换纪念币,老年人操作起来也很方便。”9月16日上午,在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大栅栏支行,66岁的暴淑君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人民银行召开电视会议,推动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方式改革,落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政策,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国强讲话。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2021年第二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2021年第15号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了2021年第二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保险消费投诉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两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均连续18个月保持这一水平。
为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监管,完善商业银行同质同类比较和差异化监管,合理分配监管资源,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1年9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据统计,两档市场报价利率已连续17个月不变。